李升华七律诗 白石仙
2023-06-07 05:48:09
  • 0
  • 0
  • 0

白石仙

常思庚子那三年,饥寒交迫入苦煎。

愁立千弛截头渡,忧看百漏顶风船。

何寻梦幻红桑籽,可比风尘白石仙?

有幸身家未曾绝,方能笔冢复研穿。

【注释】读金代诗人元好问的《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三,步韵而咏他事。原诗云:“郁郁围城度两年,愁肠饥火日相煎。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元有地行仙。西南三月音书绝,落日孤云望眼穿。”步韵诗作于2023年6月3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常常会思索庚子的那三年,在饥寒交迫中让人堕入苦煎。愁烦地站在般般废弛了的截头渡口,忧心地看到百漏中的顶风蓬船。哪里能寻到梦幻里的红桑之籽,可以比作风尘中的白石神仙?有幸身家没曾经断绝,这才能够勤劳写作,笔冢研穿。

首联中的“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煎,煎熬。见宋代诗人杨亿的《省中当直书怀呈诸同舍》诗:“太微西掖凤池边,阿阁凌空瓦起烟。彩笔时批尺一诏,直庐深在九重天。早朝螭陛炉香近,书寝难人漏唱传。祇恐承明难久恋,长安桂玉苦相煎。”

颔联中的“截头渡”,指没有渡船的渡口。见元代剧作家范康的《竹叶舟·第三折》:“来到此间,是一个截头渡了。怎生得一只船来渡我过去才好。”

这一联中的“百漏”,即百漏船。见宋代诗人吕本中的《寄蔡伯世赵才仲》其四:“二子逃禅不计年,江湖重去水粘天。直饶透尽三关语,到底终成百漏船。”

颈联中的“红桑”,指传说中仙境里的桑树。典出晋代人王嘉的《拾遗记·少昊》:“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仞,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用典见唐代诗人曹唐的《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三十四:“天上邀来不肯来,人间双鹤又空回。秦皇汉武死何处,海畔红桑花自开。”

这一联中的“白石仙”,指传说中的仙人。典出晋代人葛洪的《神仙传》:“白石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之时,已年二千余岁矣。不肯修升仙之道,但取于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交接之道为主,而金液之药为上也。初患家贫身贱,不能得药,乃养猪牧羊十数年,约衣节用,致货万金,乃买药服之,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号曰白石生。亦时食脯饮酒,亦时食谷。日能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三十许人,性好朝拜存神,又好读仙经及太素传。彭祖问之:‘何以不服药升天乎?’答曰:‘天上无复能乐于此间耶,但莫能使老死耳。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人间耳。’故时人号白石生为隐遁仙人,以其不汲汲于升天为仙官,而不求闻达故也。”见唐代诗人李郢的《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诗:“潮落空江洲渚生,知君已上富春亭。尝闻郭邑山多秀,更说官僚眼尽青。离别几宵魂耿耿,相思一座发星星。仙翁白石高歌调,无复松斋半夜听。”又见宋代诗人姜夔的《予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诗:“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尾联中的“笔冢研穿”,意思是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亦指笔耕不辍。见元代诗人赵孟頫的《赠张进中笔生》诗:“平生翰墨空馀习,喜见张生缚鼠毫。韩子未容誇兔颖,涪翁底用赋猩毛。黑头便有中书意,黄纸宁辞署字劳。千古无人继羲献,世间笔冢为谁高。”又见元代诗人张雨的《玄览真人示以李遵道旧诗一章俾次韵悼之将寄其子克孝》诗:“仙李如何竟小年,满堂图障惨风烟。青山扪虱谁同话,赤脚骑鲸自上天。名世岂唯书画学,起家犹望孝廉船。无因得寄松花酒,一洒清明笔冢前。”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