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秋
残秋倍喜傲霜枝,正是严风乍冷时。
已见枯荷沦潦水,方钦寒菊鄙冰池。
三觞绿酒三觞志,一幅丹图一幅诗。
洗笔想听谁有问:新词竟蕴几番痴?
【注释】这首诗作于2023年9月23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残秋时节格外喜欢傲霜枝,这正是寒风渐紧咋冷之时。已经见到枯荷尽都沦落潦水,这才更钦佩寒菊鄙视冰池。三殇美酒盈满三殇志向,一幅丹图孕育了一首新诗。洗笔之际很想听听谁能有问:新词中究竟蕴含了几番痴痴?
首联中的“残秋”,指晚秋,即秋天将尽的时节。见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感》诗:“瘦尽腰围白尽头,悲蛩声里落梧愁。短檠且忍经年别,竖褐犹懹卒岁忧。天地无私嗟独困,风霜有信又残秋。顽躯安得常强健,更倚东吴寺寺楼。”又见清代诗人方守敦的《己未重九偕仲勉光炯登迎江寺浮图,儿孙三人随侍》诗:“崚嶒孤塔镇风流,九日贤豪共胜游。杖履尚堪凌绝顶,江山可惜是残秋。乾坤清浊浑难问,南北风烟浩莫收。万事从容付年少,危栏行倚瞰方州。”
这一联中的“傲霜枝”,指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的菊花。见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见清代诗人丘逢甲的《谢芝叟惠菊》 其二:“秋圃看花兴久阑,傲霜枝尚未凋残。斜阳鱼市无人赏,留共先生保岁寒。”
这一联中的“严风”,指寒风。见清代诗人陈曾寿的《往宝应视朴生疾过镇江作》诗:“霜严风急夜凄凄,踏影微行月向低。北府兵屯残角冷,寄奴巷陌晓乌啼。熏天可待扬灰尽,学道终怜到死迷。明灭奴灯愁外远,不眠心拾上方梯。”又见清代诗人朱景英的《后陇早发》诗:“彻夜严风撼树声,海壖北去早寒生。真成五月披裘客,那更殊方叱驭行。惫矣岛夷烦力役,寂然里鼓闹征程。简书更我何相迫,无限衰迟远宦情。”
颔联中的“潦水”,指雨后的积水。见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又见宋代诗人李觏的《偶题饶秀才溪光亭》诗:“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还见宋代诗人赵彦端的《题西隐》诗:“西风数客一阑干,秋色翛然得细看。潦水倍知寒事早,夕阳更觉晚山宽。小留待月钟无遽,半醉题诗烛未残。忆得向来幽独处,黄精未熟客衣单。”
颈联中的“绿酒”,指美酒。见宋代诗人陆游的《纵笔》诗:“拖得乌藤到处行,看山看水眼犹明。但期少健游潼华,岂必长生似老彭。一緉青鞋吾事了,半甔绿酒万缘轻。安知不作希夷叟,生长兵间老太平。”又见他的《不睡》诗:“城远不闻钟鼓传,孤村风雨夜骚然。但悲绿酒欺多病,敢恨青灯笑不眠。水冷砚蟾初薄冻,火残香鸭尚微烟。虚窗忽报东方白,且复翻经绣佛前。”
这一联中的“丹图”,指画图。见清代诗人王夫之的《春日山居戏效松陵体六首》其一:“小窗日卯破清酣,渐老帘帏上午岚。梵夹偶披唯以九,丹图横看亦函三。西峰月瓦从飘练,曲径苔裀稳卧蚕。千亩琅玕溪涨外,经旬玉版不曾参。”
尾联中的“洗笔”,指洗净笔毫。见宋代诗人陆游的《记梦》诗:“环立江头千万峰,梦中於此倚枯筇。青冥谁见欹巾角,碧瀣闲将洗笔锋。一卷素书云笈贮,数升松麦水机舂。正呼鹤驾凌风去,惊觉西山烟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