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草
已扫当年阮氏狂,唯余落寞几文章。
每栖小院每披草,一咏幽情一泛觞。
友至无杯也醺醉,朋来有句更芬芳。
只需品下三盅酒,便引新声入抑扬。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10月24日。
诗的意思是:已经扫去了当年的那种阮生之狂,只剩下了落寞中的几篇文章。每次栖息小院每遇幽居人来访,都会一咏幽情一泛清觞。朋友到了无杯时也会醺醺欲醉,友朋来了念出几句诗句便会更加芬芳。只需要品味下三盅浊酒,便立即引发新声进入顿挫抑扬。
首联中的“阮氏狂”,即“阮生狂”,指三国时魏国的阮籍性情狂放。见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论诗》其五:“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颔联中的“披草”意思是拨开荒草。亦指隐居者相互交往或对隐居者的访问。见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送赵从善少卿将漕淮东》诗:“玉笋风标右汉廷,起家聊直使车星。古业将相多头黑,此去功名尚鬓青。披草两年南北巷,折梅明日短长亭。门前车辙从今少,寂寞柴荆且暂扃。”又见宋代诗人蒲寿宬的《山园芍药忽有花喜而赋》诗:“披草篱根问旧花,一番春事又萌芽。非因老态逢时感,只怨昏瞳作雾遮。何处而今寻烂漫,不图于此见英华。翻阶自合流芳咏,可惜飘零野客家。”还见元代诗人李穑的《披草》诗:“披草卜邻幽事多,髯郎倜傥尽无他。星临姜被风露冷,天近菟裘霜月磨。松阴最好我盘礡,山意似欲君吟哦。茅茨土阶翠微里,乘兴往来鸣玉珂。”
这一联中的“泛觞”,指饮酒。见唐代诗人方干的《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诗:“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又见宋代诗人赵佶的《宫词》其六十一:“韶光三月恰芬芳,禊饮池头泛羽觞。画鹢翩翩戏龙虎,一时佳景类江乡。”
尾联中的“新声”,指新诗,亦指新歌。见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又见唐代诗人方干的《江南闻新曲》诗:“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摧。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
尾联中的“抑扬”,原指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后引申为事物进退、褒贬等含义。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诗:“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红包分享
钱包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