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讴吟
2025-06-30 05:23:39
  • 0
  • 0
  • 1

讴吟

以笔深情融鬓霜,几番荡气几回肠。

三生屡历屈闾苦,半世方成荀令香。

洗眼虽看金灿灿,回眸却叹莽苍苍。

晚年始悟讴吟好,首首皆披一缕阳。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6月28日。

诗的意思是:用笔将深情融入鬓发之霜,几番荡气便是几番回肠。三生屡屡经历三闾之苦,半辈子才成就了荀令之香。洗眼虽然看到的是金色灿灿,回眸却在叹息莽莽苍苍。晚年才领悟到讴吟真好,每一首诗都敷披着一缕夕阳。

首联中的“鬓霜”,指鬓角头发因年老或忧思而呈现斑白如霜雪的形态。见宋代诗人徐铉的《和萧郎中小雪日作》诗:“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又见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诗:“一别逋翁久不逢,亦知诸葛卧龙中。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著寒蓬。飞光入酒旧时月,来炤狂歌犹未穷。”

这一联中的“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见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夜坐二首》其二:“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颔联中的“屈闾”,指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见明代诗人郭之奇的《飓风行》其一:“五月四日,海氛又恶。田门未高,屈闾将落。今古萧条逐逝流,云风震荡奔遥壑。一自神州澒洞来,腥尘十载遍人廓。鬼神含恨复含悽,天水相遭遂相虐。每疑康回凭怒前,或是巨鳌戴山却。人言龙伯罢纶归,我畏鸱龟曳衔跃。”

这一联中的“荀令香”,典出《艺文类聚》卷七十引《襄阳记》和《太平御览》卷七○三:荀彧(字文若)拜访他人时,因衣带香气浓郁,所坐席处三日留香。用典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牡丹》诗:“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又见明代诗人殷奎的《顾仲瑛淡香亭》诗:“淡香亭外花无数,尽说清明似洛中。西郭爱看千树雪,东阑生怕五更风。何郎酒怯春罗薄,荀令香熏雾縠空。吹遍内园天上曲,坐深清夜月朦胧。”

颈联中的“洗眼”,犹拭目。谓仔细看。见唐代诗人章孝标的《及第后寄广陵故人》诗:“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又宋代诗人强至的《见席上次韵纯甫牡丹》诗:“绝艳浓香一倍繁,青春归去已珊珊。障风护恐檀心损,和雨攀应玉手寒。今日我来频举爵,明年谁共凭栏干。盛传京雒多名品,未得寻芳洗眼看。”还见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春日与客同饮江亭》诗:“春风携客上江亭,万顷波光洗眼明。云树遥从天外落,风帆如在镜中行。夜深不厌频催句,兴到还应数举觥。指点蓬瀛那可见,掀髯长啸大江横。”

这一联中的“莽苍苍”,形容空阔,迷茫。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