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功
频频喜鹊动寰中,驿马佳音几次同。
洗耳融融闻伏罪,投心烈烈庆收功。
彼时天地畏狂犬,此际乾坤擒大虫。
转往北方烽燧处,欣看双隼正途穷。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10月11日。
诗的意思是:喜鹊的鸣叫频频惊动寰中,驿马传来的佳音几次都是相同。洗耳高高兴兴地倾听野蛮人伏罪,投一份诚心热烈地庆祝文明人取得成功。那时候天地都畏惧狂犬,此际的乾坤却擒住了大虫。将目光转往北方的烽燧之处,欣然看到双头鹰隼正在陷入日暮途穷。
首联中的“驿马”,指国家所设驿站专用的马匹,主要用于传递公文、军事情报与运输物资等。见清代诗人金佐明的《驿马》诗:“千里初从足底生,黄昏驱策自鸡鸣。纵非冀野空群质,莫作燕台死骨行。”
这一联中的“佳音”,指好消息。见宋代诗人曾几的《苏秀道中》诗:“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又见清代诗人弘历的《灯花》诗:“金英赩赩穗馣馣,惭愧梅娇与杏酣。信有仙方殷七七,参来佛偈后三三。试占尔许佳音兆,漫道无多生意含。快剪并州应莫藉,焰轮悟处且和南。”
颔联中的“伏罪”,指服罪,认罪。亦指被处以了死刑。
这一联中的“收功”,指取得成功。见宋代诗人李昴英的《送次儿解试》诗:“四度笺名达帝聪,布衣便有此遭逢。吾家积庆为心印,一战收功在笔锋。举子头场关荐鹗,时文手段要屠龙。庭前手植森森桂,飞捷今秋好事重。”又见元代诗人于石的《白沙昭利庙》诗:“百战收功老故山,寒溪怒涌白沙泉。云台不与四七将,庙食何传千万年。香冷谁能燃汉火,水流空自溉吴田。愚民不识前朝事,浪说神能驾铁船。”还见明代诗人王守仁的《平八寨》诗:“见说韩公破此蛮,貔貅十万骑连山。而今止用三千卒,遂尔收功一月间。岂是人谋能妙算?偶逢天助及师还。穷搜极讨非长计,须有恩威化梗顽。”
颈联中的“大虫”,指老虎。
尾联中的“烽燧”,原指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火。见程千帆的《世味》诗:“醒时何计了悲欢,短梦依依到晓残。万事乘除总天意,百年歌哭付谁看。坐惊烽燧愁来日,渐恶情怀有至难。还伴杵钟参世味,可怜长夜正漫漫。”又见李升华七律诗《经界》:“满腹旧愁方散去,一腔新虑又趋来。汹汹烽燧无终了,耿耿襟怀怎廓开。未起长天千弹烈,已听大地万家哀。人寰生死临经界,岂忍疯人再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