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
新来两耳寂无声,始觉吾听远社鸣。
骨殒魂消应不远,心闲意定并非惊。
虽经九死几曾殁,却叹三生一未成。
只喜诗名当小有,可堪后世汝南评?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5月11日。
诗的意思是:最近以来两耳忽然寂然无声,这才知道我的听力远离了尘世间的社鸣。骨殒魂消应当距离不远,心闲意定对此并非觉得吃惊。虽然经历了九死何尝殒没,却感慨三生居然一事未成。略觉安慰的是诗名应当小有,却不知道能不能经受得住后世人的汝南之评?
首联中的“社鸣”,指古代乡里立社时种植之木。古人认为社木发出的声响可以预兆有变异。见宋代诗人陈造的《王母致语口号》诗:“天仗凌晨拱未央,君王亲奉紫霞觞。社鸣当纪乾坤辟,筴授端知日月长。为祝尧龄辞翠水,闲留羲驭顿扶桑。儿家不上千秋鉴,自摘蟠桃寿圣皇。”
颈联中的“九死”,指历尽艰险。见宋代诗人吴则礼的《至龟山先寄吕少冯》诗:“出舟跛跛为情亲,催遣篮舆烦故人。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晨炊要索祖仁饭,老鬓旧著渊明巾。传语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与羁臣。”又见宋代诗人赵庚夫的《鬓髭》诗:“鬓髭渐渐长霜茎,老听山中雀唳声。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几日更多营。自参梵夹机心息,专食藜羹胃气清。检点依然魔障在,草堂钓艇未忘情。”
这一联中的“几曾”,即何曾,何尝。见宋代诗人许道宁的《赠英公大师》诗:“业就携筇别五湖,御帘香暖几曾趋。精搜象外吟情逸,玄达禅中惠性殊。江坞秋思霜橘美,云房高寄海峰孤。白莲共结他年约,还放疏慵入社无。”又见元代诗人张昱的《春梦轩,为江西按察司书吏张永年赠别》诗:“百年妄引几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戏落花真自适,莺啼深院欲谁惊?卢郎此去应如愿,宋玉从来最有情。一枕好风吹酒觉,不愁春梦不分明。”
这一联中的“三生”,指三辈子,即前生、今生、来生。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僧壁》诗:“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又见元代诗人张翥的《送泐季潭还龙翔》诗:“曾将小品问支公,真是人间学道雄。弟子不须悲灭度,禅师久已證圆通。长怀石上三生旧,无复溪头一笑同。想见西冈归礼塔,神光时绕夜坛红。”还见他的《寄越宝林别峰嘉禾水西仲铭》其一:“越绝千峰有别峰,老禅宴坐梵王宫。愿中结习三生熟,机外忘言万法空。锡影夜飞天姥月,钟声晓度禹陵风。孔淳自许游方者,须觅岩居竺法崇。”
尾联中的“诗名”,指写诗的名声。见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南康席上赠刘李二君》诗:“伯伦酒德无人敌,太白诗名有古风。浪许薄才酬大雅,长愁小户对洪钟。月明如昼九江水,天静无云五老峰。此赏不疏真共喜,登临归兴尚谁同。”又见宋代诗人苏颂的《次韵杨立之十一官府馆二篇》其一:“固无政术效前贤,又乏诗名继乐天。连岁出藩居善地,何时负郭有良田。回风已隔三山路,讲德难偕四子篇。满目胜游都未到,且将图画与人传。”
这一联中的“汝南评”,即“月旦评”。东汉许劭,汝南平舆人,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共好品评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后因称品评人物为“汝南评”。见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诗:“几时重接汝南评,两桨留连不计程。白浪黏天无限断,玄云垂野少晴明。平皋望望欲何向,薄宦嗟嗟空此行。会有开樽相劝日,鹡鸰随处共飞鸣。”又见明代诗人张萱的《丘当时文学以诗见投用来韵却答》诗:“绮岁霞标独擅名,凌云綵笔驾西京。望门不载三千牍,抱璞谁偿十五城。潦倒一尊河朔饮,寂寥千古汝南评。相逢莫笑玄犹白,且解尘缨共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