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豪
评坛纵笔一贤豪,几载沉浮伍子涛。
每借秦文承旨远,频凭蜀纸蕴言高。
铮铮险语异流辈,耿耿严声比谏曹。
我敬君侪持妙理,深钦从不惧枭骜。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6月29日。
诗的意思是:时评论坛纵横劲笔的一位贤豪,几年几载地沉浮于汹涌澎湃的伍子浪涛。每每借助秦文承载旨远,频频依凭蜀纸蕴藉言高。铮铮的险语异于庸俗的流辈,耿耿的严声堪比铁面谏曹。我敬仰君侪总是持有妙理,深深地钦佩从不惧怕一个个枭骜。
首联中的“贤豪”,指贤明豪迈。亦指贤士豪杰。见唐代诗人司空曙的《偶诗五首》其一:“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这一联中的“伍子涛”,典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传说伍子胥因谏言被吴王夫差赐死,尸体装入革囊投入江中,怨气化为奔涌的江涛,故后世以“伍子涛”喻指汹涌潮水,亦喻怒涛。用典见元代诗人杨维桢的《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诗:“天山乳凤飞来小,南渡衣冠又六朝。劫火自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雾消。惟有宫人斜畔月,多情还自照吹箫。”
颔联中的“秦文”,指秦国文字。见唐代诗人殷尧藩的《李节度平虏诗》:“百万王师下日边,将军雄略可图全。元勋未论封茅异,捷势应知破竹然。燕警无烽清朔漠,秦文有宝进蓝田。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又见宋代诗人薛季宣的《李斯》其二:“诗书灰烬便秦文,便得秦王却误身。斯具五刑秦再世,六经还有表章人。”
这一联中的“蜀纸”,即“蜀笺”,指川蜀生产的纸张,这里泛指笺纸。见唐代诗人韩偓的《横塘》诗:“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又见宋代诗人赵蕃的《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其一:“人伪区区信日穷,楮藤苔竹互争雄。自从蜀纸东南见,凡马真成一洗空。”
这一联中的“旨远言高”,形容言论高深且含意深远。见宋代诗人郭印的《题史元量芳润堂》诗:“圣经杲杲日翔空,元与后学开愚蒙。着述成书不得已,令人诵习知吾宗。辞文旨远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如木有根水有源,敷荣浸渍乃无穷。”
颈联中的“险语”,指耸人听闻的话。见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其二:“岁行去似客程兼,诗债新随雪阵添。唱绝郢人夸洁白,舞低赵女斗轻纤。寒威莹骨胜三沐,爽气薰心解六黏。险语赓酬难自勉,旋乾吟笔尽更籖。”
这一联中的“流辈”,指同辈。见宋代诗人陈渊的《次韵邓志宏送张思道游福唐》其二:“当年笔阵扫千军,今日流辈推能文。英辞谹辩洒醉墨,倐忽百变春空云。”
这一联中的“严声”,指严厉的声音。亦指凄厉的声音。见宋代诗人岳珂的《五月九日登舟迓卒鼓角发严》诗:“古郡裁仪自太平,百艘初奏夜严声。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津亭独坐逌然笑,不似池蛙两部鸣。”
这一联中的“谏曹”,指御史台。见宋代诗人施枢的《上司谏曹先生》诗:“声名满世重如山,果见延登左掖班。天子虚心求国是,先生著手济时艰。要看出处诸公上,只在精神一转间。前此极言虽引去,安危理乱正相关。”
尾联中的“妙理”,指精微的道理。见宋代诗人杨简的《丁丑咏春偶成》诗:“天造慈湖迥出尘,无冬无夏只长春。四山桃李围新锦,一邑风光让绝伦。涧水檐旁谈妙理,山禽柳外说天真。杏坛无限难传意,付与凭栏寓目人。”
这一联中的“枭骜”,比喻强悍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