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致友
2025-04-19 06:03:52
  • 0
  • 0
  • 0

致友

感慨当时雅韵长,逐情染翰便成章。

沧桑每历人虽老,曲直犹持笔未荒。

偶尔如髫思饴露,依然垂暮逐春光。

最欣汝写椒花雨,有觉浓香满草堂。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4月18日。

诗的意思是:在感慨的当时真是雅韵悠长,追逐着诗情染翰即会成章。每每经历沧桑人虽然已经苍老,却仍旧秉持着曲直老笔未荒。偶尔还像孩童一样想要求得饴露,依然在垂暮的时候追逐春光。最喜欢你写椒花香雨,让人感觉到那浓浓的香醇一阵阵弥满了草堂。

首联中的“雅韵”,指雅正的韵律。又指风雅的韵致。见唐代诗人王铤的《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诗:“云架重楼出郡城,虹梁雅韵仲宣情。越王空置千年迹,丞相兼扬万古名。过鸟时时冲客会,闲风往往弄江声。谬将蹇步寻高躅,鱼目骊珠岂继明。”又见唐代诗人许浑的《酬钱汝州》诗:“白雪多随汉水流,谩劳旌旆晚悠悠。笙歌暗写终年恨,台榭潜消尽日忧。鸟散落花人自醉,马嘶芳草客先愁。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

这一联中的“遂情”,指顺遂性情,顺遂激情。见唐代诗人崔峒的《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诗:“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这一联中的“染翰”,即提笔蘸墨,指写作。见唐代诗人窦牟的《洛下闲居夜晴观雪寄四远诸兄弟》诗:“雪月相辉云四开,终风助冻不扬埃。万重琼树宫中接,一直银河天上来。荆楚岁时知染翰,湘吴醇酎忆衔杯。强题缣素无颜色,鸿雁南飞早晚回。”又见清代诗人黎世序的《赴淮海道任留别镇江士绅》其一:“梅华驿路送征骖,诗思离情两不堪。宦迹几曾经海畔,花时何忍别江南。生徒染翰邀人住,父老持觞劝客酣。一种消魂南浦意,江淹作赋未曾谙。”

颔联中的“曲直”,指是非善恶。见宋代诗人苏辙的《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其二:“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交従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又见宋代诗人杨公远的《次姚吏隐惠诗韵》诗:“相逢一笑信前缘,闻道先吾岂较年。洒落襟期良夜月,冲融气宇小春天。喜评曲直人间事,懒问肥硗郭外田。忙里依然清兴在,时时不吝惠新篇。”

颈联中的“饴露”,即甘露,指甘美的露水,亦指甘蕉花苞中的甜味汁液,旧时迷信还指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水。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诗:“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又见宋代诗人鲜于侁的《送確公长老住灵岩》诗:“瓶钵飘然别帝乡,法音从此振东方。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还见元代诗人虞集的《中秋前偶赋四首》其三:“一杯浓露滑如饴,灌溉清凉可疗饥。毕力石田嗟已晚,空山何处采灵芝?”

尾联中的“椒花雨”,指烈酒,亦泛指酒。见宋代诗人张镃的《以洞庭橘寄杨秘监》诗:“橘色浑如柿色黄,诚斋有句合为尝。岂为都市颇难是,要是洞庭亲寄将。雨露山中今有味,星辰天上旧无香。遥知老监开奁处,为釂椒花雨一觞。”又见清代诗人曹寅的《南辕杂诗·宿任丘》:“三桮野具椒花雨,一領新縫白兔裘。”

这一联中的“草堂”,指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见唐代诗人杜甫的《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又见明代诗僧释妙声的《次张士竹草堂韵》诗:“西枝草堂西复西,山回谷转路多迷。蜜蜂出户樱桃发,桑葚连村布谷啼。自起开门留野鹤,谁能立马候朝鸡。经时不到云深处,雉子将雏鹿有麛。”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