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
一己非知识见贫,寻常却诩锐思新。
手中几似韩碑笔,首顶也如陶令巾。
宛尔杨刘共鸣意,俨然李杜再来人。
惊看翰苑杏花雨,始晓残寒不是春。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4月22日。
诗的意思是:一己并不知道识见乏贫,寻常中却自诩锐思崭新。手里握的几乎就像是韩碑之笔,头顶上戴着的也如同陶令之巾。宛尔有了与杨刘共鸣之意,这便俨然好似李杜的再来之人。直到惊看翰苑里杏花如雨,才晓得所谓的残寒并不是新春。
首联中的“识见”,指见解,见识,亦指知识和见闻。见宋代诗人马之纯的《潜鹤鼓》诗:“板木为腔冒以皮,其中宁有鹤来栖。如何音响闻西洛,未必源流自会稽。既被兵人都击破,却云禽鸟不鸣嘶。分明伪妄无人辨,可笑诸人识见迷。”又见宋代诗人徐集孙的《蝉》诗:“高蹈槐梢与柳阴,争鸣直到日西沉。初无识见偏容喙,不读诗书却好吟。风露细餐虽足饱,山林为计更宜深。所谈幸尔非人事,逆耳从来欠赏音。”
颔联中的“韩碑”,指唐代人韩愈所撰写的《平淮西碑》,这里借指韩愈。见宋代诗人江端友的《韩碑》诗:“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这一联中的“陶令巾”,指陶潜的头巾,这里借指陶渊明。见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柳絮》:“陶令生涯漉酒巾,门前种柳万条新。花今吹作蓬莱雪,曲旧得於关塞人。应与残红闲是伴,不随舞蝶去争春。可怜轻质都无定,一落银河莫问津。”又见宋代诗人陆游的《过湖上僧庵》诗:“西庵每过未尝开,邂逅清言始此回。陶令巾车寻壑去,巳公茅屋赋诗来。奇香炷罢云生岫,瑞茗分成乳泛杯。便恐从今往还熟,入门猿鸟不惊猜。”
颈联中的“杨刘”,指宋代诗人杨亿与刘筠。见元代人脱脱等的《宋史·刘筠传》:“筠,景德以来,居文翰之选,其文辞善对偶,尤工为诗。初为杨亿所识拔,后遂与齐名,时号‘杨刘’。”
这一联中的“再来人”,指再度转世皈依佛门的人。亦犹某某再世,多指后起之秀。见宋代诗人蔡向的《赠幽谷老人》诗:“芒鞋踏破两淮尘,梦断郸邯郸迹未陈。唳鹤啼猿犹有恨,岩花涧草总相新亲。三生顿悟旧缘在,一笑还惊熟处新。瓶钵剩添风月满,与君同是再来人。”又见清代诗人俞樾的《题唐六如集即赠易笏山方伯笏山自言六如后身也》其二:“六如皆幻本非真,明月居然有后身。珍重遗诗与遗画,一时付与再来人。”
尾联中的“翰苑”,指文苑,文翰荟萃之处。见明代诗人卢楠的《赠关中陈一泉广文二首》其二:“魏阙恩光落上台,龙门宾客会群才。太玄无愧侯巴诵,九辨何劳宋玉哀。江汉秋容松叶澹,宫墙春雨杏花开。明时拟有石渠诏,翰苑惊看补衮裁。”又见明代诗人吴伯宗的《送危学士赴京》诗:“亲庭拜舞彩衣裳,祖庙留连碧玉觞。六月火云连海岱,一篙潦水下舟航。蓬莱宫殿烟霞远,翰苑文章日月长。霄汉飞腾属髦士,即看簪笔侍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