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致友
2025-10-19 05:49:05
  • 0
  • 0
  • 0

致友

晚岁时时思北州,衰身怎奈不堪愁。

多邻每早离浮世,少友仍还度素秋。

世外吾为鸿失雁,乡中汝是鹭盟鸥。

殷殷此寄两三语,可抵驰心一度游?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10月17日。

诗的意思是:晚岁中时时都会思念北方之州,怎奈衰微的身体已经不堪忧愁。许多芳邻每就早早离开了浮世,很少的朋友仍然还在挨度素秋。寂静的天中我是离鸿的大雁,乐地之间君卿是伴鹤的盟鸥。这里寄上殷殷切切的三两句话语,飞驰之心能不能抵得上一番乡游?

首联中的“北州”,指北方之州。见宋代诗人陈师道的《送赵教授》诗:“束发相看到白头,了知公鬓不胜忧。可堪亲老须三釜,又著儒冠忍一羞。平世功名须晚节,向来旬月取封侯。北州豪杰知谁健,乞我黄淤十里秋。”又见宋代诗人李曾伯的《利州登栈道》诗:“足迹初来剑北州,试登危栈瞰江流。万山西接地穷处,一水东归天心头。欲访肴函无健马,相忘楚汉付轻鸥。丈夫要了中原事,未分持竿老钓舟。”还见宋代诗人魏野的《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诗:“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这一联中的“怎奈”,即无奈。见明代诗人解缙的《菖蒲》诗:“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

颔联中的“浮世”,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见唐代诗人张蠙的《十五夜与友人对月》诗:“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又见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偶题三首》其一:“浮世悠悠旋一空,多情偏解挫英雄。风光只在歌声里,不必楼前万树红。”

这一联中的“素秋”,指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亦比喻衰老、迟暮。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端居》诗:“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颈联中的“失雁”,指失去雁群的鸿雁。见元代诗人朱希晦的《失雁》诗:“畜尔经年久,悬知羽翮长。别来应念侣,秋至忽南翔。遽欲摩云汉,能无恋稻粱。更防机事密,罗网不虚张。”又见明代诗人刘麟的《赠耿郡伯》诗:“晚岁河梁别,惊尘失雁行。宦游多慨感,君至有辉光。物润班班雨,天晴夜夜霜。汉廷还汲黯,犹自重淮阳。”

这一联中的“盟鸥”,指与鸥鸟为友。见宋代诗人俞德邻的《曲肱》诗:“门掩青苔砚掩尘,曲肱隠几自观身。已怜白发无公道,独喜清风似故人。跃马卧龙俱寂寞,盟鸥狎鹭莫逡巡。东屯涧水通畦稻,植杖看耘意更真。”又见宋代诗人赵汝绩的《送荷渚兄自永嘉归越》诗:“荷渚盟鸥冷不飞,此番可与报归期。结庐虽小尚堪隐,负郭纵荒何虑饥。吟得四灵无避处,铸成一错在来时。吾家浸碧幸无恙,草梦保须必谢池。”

尾联中的“驰心”,意思是心之向往如车马驱驰。见唐代诗人杜牧的《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诗:“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又见唐代诗人武元衡的《送田三端公还鄂州》诗:“孤云迢遰恋沧洲,劝酒梨花对白头。南陌送归车骑合,东城怨别管弦愁。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君去庾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还见宋代诗人韦骧的《答信臣遗诗以失南岩约》诗:“闲里萦仍不自由,驰心空想碧岩秋。连镳独远朱蹄骏,酾酒还辜绿蚁浮。嗟我数年遗览历,属君一尺更迟留。定知清兴难穷尽,莫便轻回访戴舟。”

这一联中的“可抵”,意思是“可相当于”,“可替代”。见钱钟书的《胡丈步曾远函论诗却寄》诗:“汲古斟今妙寡双,袖携西海激西江。中州无外皆同坏,旧命维新岂陋邦。烽火远书金可抵,丹铅退笔鼎难扛。不乾扪有谈诗舌,挂壁年来气亦降。”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