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辛
那朝岂止一家贫,除却豪门尽苦辛。
攘攘皆为绨衣士,熙熙不见绮罗人。
天中有雨屋忧夏,囤里无粮厨怕春。
屈子当时方溺楚,苍生耳里只闻秦。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9月5日。
诗的意思是:那一朝岂止是一家清贫,除却豪门尽都陷入苦辛。攘攘的人群都是身着绨衣之士,熙熙的人流哪里能看得见绮罗之人。天中有雨房屋忧愁入夏,囤里无粮庖厨最怕经春。屈子当时已经沉溺在两楚,苍生的耳朵里听到的只有三秦。
首联中的“一家贫”,指一家贫穷。见唐代诗人刘得仁的《赠敬晊助教二首》其二:“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这一联中的“苦辛”,即辛苦。见宋代诗人朱继芳的《和颜长官百咏·边庭》诗:“一剑沙场独苦辛,天阴杀气作黄尘。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雇身。”又见宋代诗人张耒的《感秋三绝》其一:“秋思乡愁两苦辛,每临西北望秋云。此生更老情终在,谁为寄声千里人。”
颔联中的“绨衣”,即绨袍,指厚缯制成之衣。"厚缯",指古代质地粗糙但厚实的丝织品。见《史记·孝文本纪》:“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这里借指衣着俭朴的人。见宋代诗人陆文圭的《和陈无逸见赠草堂诗韵》其一:“绨袍谁念故人寒,转从萧然老伯鸾。幸景云山无屋龙,始知天地出门宽。”
这一联中的“熙熙”,指纷杂的状态。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又见宋代诗人刘有庆的《钟山》诗:“蟠龙垂顾饮江湄,卧护宗祧彼一时。马渡已嗟南国蹙,猿惊何暇北山移。郊坛曾祝千年运,塔庙空留异代悲。北望中原形势尽,太平草木亦熙熙。”
这一联中的“绮罗人”,指富贵中人。见李升华七律诗《山家》:“命里即无荣贵身,山家几代一囊贫。门前只见深蒿草,屋后长围矮棘榛。永世勤寻龙凤地,终生未识绮罗人。传承到我仍难富,寄望孙儿许出新。”又见他的《清心》诗:“晚境唯余衰病身,仍持老笔写烟尘。年年都敬松嘲雪,载载皆钦梅报春。最喜皆成章理士,真期尽是绮罗人。清心每待东风好,改易山河一派新。”
尾联中的“屈子”,指屈原。见宋代诗人方回的《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一:“少年忽作白头人,慷慨悲歌岂为身。屈子独醒天可问,重华久去士常贫。瓶无储粟陶元亮,马似乘船贺季真。此味孰能相识察,陨霜硕果有余春。”又见宋代诗人李新的《西轩》诗:“梦中得鹿本无心,觉后人亡只见金。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枯肠正伴空城雀,白首更为梁甫吟。急求贾傅今宣室,谁赋伤谗屈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