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友
那年忽陷雀罗门,访鹤旧朋唯有君。
一捧清心茗饮畅,两爿耿骨膝谈欣。
收声也属过秦论,落笔应成诅楚文。
彼载因何作辞别,于今竟是北南分?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9月14日。
诗的意思是:那年我忽然陷入了雀罗之门,访鹤的旧朋只有卿君。一捧清心在茗饮时真是舒畅,两爿耿骨膝谈之际确实欢欣。收住声音那也属于一篇篇过秦论,落到笔下也应该成为铭刻的诅楚文。彼载因为什么忽然做出辞别,于今我们竟然是北南离分?
首联中的“雀罗门”,典出《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成典,形容门庭冷落或失势之家。用典见唐代诗人许浑的《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诗:“强留佳客宴王孙,岩上馀花落酒樽。书院欲开虫网户,讼庭犹掩雀罗门。耳虚尽日疑琴癖,眼暗经秋觉镜昏。莫引刘安倚西槛,夜来红叶下江村。”又见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寄西溪相禅师》诗:“青镜流年易掷梭,壮怀从此即蹉跎。门堪罗雀仍未害,釜欲生鱼当奈何。万事自知因懒废,一官元不校贫多。拂衣明日西溪去,且放云山入浩歌。”
这一联中的“访鹤”,指拜访隐逸者。见元代诗人周权的《次韵孟韶卿》诗:“知道庞公不出山,客来访鹤借山看。海棠开尽雨方歇,燕子来迟春尚寒。一坞烟霞随步屧,千峰紫翠入凭阑。掉头巢父成何事,漫向珊瑚拂钓竿。”又见清代诗人安兴孝的《白鸽峰访鹤逸上人》诗:“跻攀鸟道石嶙峋,守户曾闻白鹿驯。泉落洞门空涧冷,风来谷口小庵春。窗含湖水孤帆影,炉拥茶烟野画频。遁迹远公仍送客,虎溪何日再逡巡。”
颔联中的“茗饮”,指茶,亦指饮茶。见元代诗人元好问的《茗饮》诗:“宿酲未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煎。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华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这一联中的“膝谈”,即促膝而谈。见明代诗人胡应麟的《暮秋舟次南皮故人太末赵宗鲁以别驾经略河渠邀集行馆话旧并命小奚拨阮放歌酣畅达曙即席赋赠二章》其二:“促膝谈心宛故庐,雕栏香阁夜踌躇。千家海色尧封近,九派河流禹凿馀。啸引雄风来大陆,歌延明月下前除。腰间漫诧虔刀在,咫尺甘泉揽佩鱼。”
颈联中的“收声”,指收住声音。见宋代诗人赵蕃的《建德道间》诗:“妇并蚕筐候蚕浴,儿眠牛背趁牛行。要知比屋俱无事,看取人家尽乐生。麦畦就熟黄云委,秧垅初齐绿浪生。快活收声闻布谷,可怜鸟语近人情。”又见宋代诗人戴复古的《宁乡道上遇张伯声》诗:“山禽调舌待舂哢,江雨收声开晓晴。偶遇故人同杖履,梅花树下一诗成。”
这一联中的“过秦论”,指西汉贾谊的散文。分上、中、下三篇。“过”为指责之意。文中分析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以及迅速崩溃的根源,指出秦因滥用民力、不施仁政而覆亡。见明代诗人程嘉燧的《赠张翁茂仁二丈》诗其一:“贾生著《过秦》,荀卿法后王。河汾述元经,斟酌唯行藏。”
这一联中的“诅楚文”,指秦国石刻。内容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故后世称“诅楚文”。见宋代诗人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二诅楚文》其一:“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