旆旌
里耳欣君金石声,自知与你一牛鸣。
虽曾几和风云语,却隐长存手足情。
以笔寻求终北梦,如期思辨汝南评。
多年拜读仍无止,已是心中大旆旌。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5年6月27日。
诗的意思是:我这俗人之耳非常欣赏你的金石之声,自己知道与你还间隔着一牛之鸣。虽然曾经几度相和风云之语,却隐蔽了长存在情感上的手足之情。用笔去寻求终北大梦,如期去思辨汝南深评。多年的拜读仍然没有停止,你已经是我心中的一杆宏大的旗旌。
首联中的“里耳”,指俚俗人之耳。亦比喻低下的欣赏能力和趣味。 见《庄子·天地》:“大声不入於里耳。”又见宋代诗人杨时的《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其一:“圣门事业学须强,俚耳从来笑折杨。诡遇得禽非我事,但知无有是吾乡。”还见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有感今昔二首》其一:“阳春白雪雅音希,俚耳冬烘辄笑嗤。麋见丽姬翻决骤,鸟闻韶乐却忧悲。烂奚轻薄人何敢,伏猎荒唐自不知。蚓窍蝇鸣莫嘲诮,彭亨菌蠢正当时。”
这一联中的“金石声”,指铿锵有力之声。后亦用以比喻文辞优美动人。见宋代诗人王庭珪的《和曾英发见寄二首》其二:“别后文章殊长进,挥毫落纸便风生。诗从平澹人难到,语不雕镌句自清。无计上书通北阙,犹时蹙额问西征。忆君过我诵新作,殷殷尚留金石声。”又见宋代诗人孙何的《正旦病中》诗:“千官簪笏俨成行,春逐銮舆出建章。丹凤案明分曙色,绛纱袍暖起天香。旌旗影里陈方物,金石声中举寿觞。可惜龙墀立班处,刘生独自卧清漳。”
这一联中的“一牛鸣”,比喻距离很近。见宋代诗僧释德洪的《二月二十一日奉陪季长游岳麓饭罢登法华台赋此》诗:“法华台上凭栏久,吹鬓东风晚雨晴。断岸平横千雉堞,道林远在一牛鸣。喜餐水饼清明近,开遍山茶杜宇声。想见京尘遮便面,应思携手此中行。”又见宋代诗人吕本中的《和成士瑴鹿女泉诗》:“成子东游十日程,驼裘颠倒帽欹倾。新诗顿数神仙事,病耳忽闻京洛声。去住闲经几尘刹,往来相望一牛鸣。再寻六月山前路,分我寒泉数勺清。”
颔联中的“风云”,比喻豪迈壮烈。见元代诗人张养浩的《登泰山》诗:“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这一联中的“手足情”,比喻兄弟感情。见宋代诗人邵雍的《伤二舍弟无疾而化》其一:“手足情深不可忘,割心犹未比其伤。急难畴者尔相济,终鲜如今我遂当。韡鞾棣开无并萼,邕邕鴈去破初行。自兹明月清风夜,萧索东篱看断肠。”
颔联中的“终北梦”,指对一个遥远国度的梦想。终北,神话传说中的国度。典出《列子·汤问》:“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塗,謬之一國。濱北海之北,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其國名曰終北。”用典见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寓怀》诗:“大禹迷终北,黄帝游华胥。化城高天表,古莽西南隅。阴阳亡交气,民人恒晏愉。乃知八极外,至乐故有馀。沴戾堕中央,令我不可居。阴谋相挡㧙,肉攫自纷拿。冥心超形外,冀得恣所如。”
这一联中的“汝南评”,亦称“月旦评”,是东汉名士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在汝南郡发起的人物品鉴活动。每月初一对乡党人物进行才德、声望等方面的评议,因更换主题得名“月旦”,后渐成人物品评的代称。用典见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简令由司理》诗:“居连里巷室连甍,多谢能空凿壁生。幸有余光子何损,岂无邻好我先倾。已知涉世蘧蘧梦,但欲求田俋俋耕。贫病久甘从弃置,宁堪更类汝南评。”
尾联中的“旆旌”,指旗帜。见宋代诗人洪适的《归路致语口号》:“旌旆摇摇卷碧云,元戎振旅入城闉。蜚腾广誉孚朝野,讲肄强兵动鬼神。无数冠裳声聒昼,两行罗绮艳娇春。看看夜半朝宣室,便把金犀换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