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托兴
2023-03-20 06:39:16
  • 0
  • 4
  • 3

托兴

移居得觅水云乡,半亩林荫百惬凉。

班氏庐前春凳草,严家濑畔夏蚕房。

清心只品长留赋,耿骨无求不朽芳。

有幸新邻竟同语,时时一聚一重觞。

【注释】读三华集《寄仲珉侄孙》诗,依韵而咏他事。原诗云:“西浒溪头旧醉乡,习家池馆久荒凉。当时倒载容山简,今日嬉防指孟阳。岸柳受风才拂翠,野桃迎日欲吹香。遥怜寂寞东牕下,白发何如共举觞?”依韵诗作于2023年3月1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迁徙中得以寻觅到水云之乡,半亩地的林荫有着一百重惬意之凉。班氏庐前春凳放置在院中的青草,严家濑之畔是养育夏蚕的桑叶之房。清净之心只品读长留的前贤诗赋,耿介之骨不会去追求未来的不朽之芳。有幸结交的这位新的邻居竟然可与我同日而语,所以我们时时在一起相聚并且一而再地把酒重觞。

首联中的“水云乡”,指水云弥漫,风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隐者游居之地。见宋代诗人曹翊的《洗心堂》诗:“清光秀发水云乡,不见骚人意未降。风压柳梢低酒舍,月移松影上僧窗。山泉涨起潮三尺,野老钓归鱼一双。更待练光斜趁日,坐看金斗熨秋江。”又见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遣怀》诗:“六年归卧水云乡,本自无闲可得忙?羸病岂知身尚健,迂疏真与世相忘。霜清水落年华晚,月黑枭鸣夜漏长。琐琐井蛙何足计,一篇秋水笑蒙庄。”

颔联中的“班氏庐”,指称隐者之居。典出《昭明文选》卷二十六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聊且凭化迁,终反班生庐。”唐人李善注:“言为我择居处也。”后因称隐者之居为“班生庐”,亦作“班氏庐”。用典见元代诗人贝琼的《荅宇文仲美》诗:“五两夜逐秋鸿徂,十年辟兵无定居。君今不奏子虚赋,我亦终返班生庐。蹲鸱如斗足野饭,江鱼斫玉分王馀。更种南山豆一顷,试看身子带经锄。”

这一联中的“春凳”,指一种板面宽大的长凳。见清代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宅妖》:“尝见厦有春凳,肉红色,甚修润。”

这一联中的“严家濑”,指汉代人严子陵的隐居处。见宋代诗僧释宝昙的《题子陵钓台图三绝》其一:“著我巢由稷卨中,两眉未暇笑吾侬。断云冻雨严家濑,寂寞何人理钓筒。”又见宋代诗人晁说之的《寄陈留江子我》诗:“江家宅在严家濑,亦有商声歌半夜。不烦死鱼远吐墨,谁识天马早流赭。嗟予久已乌角巾,愧尔当年白莲社。唯昔灊山见老禅,枉叹门人才下下。”

这一联中的“夏蚕”,指夏季养的蚕。见宋代诗人戴表元的《同陈养晦兵后过邑》诗:“搜山马退余春草,避世人归起夏蚕。破屋烟沙飞飒飒,遗民须鬓雪毵毵。青山几处杨梅坞,白酒谁家榉柳潭。休学丁仙返辽左,聊同庾老赋江南。”

颈联中的“不朽芳”,即不朽之芳,指不朽腐的花草。见宋代诗人姜特立的《胡彦功挽章中间家事少贬遂谢宾客绝馈饷者三》诗:“祖风文采秀儒林,父德幽遐玉有音。廷尉何妨谢诸客,鸱夷还复致千金。门前舆马多英贵,架上图书浩古今。欲识遗芳传不朽,伯喈文字在球琳。”

尾联中的“重觞”,指再次献酒。亦指连饮数杯酒。见《汉书·礼乐志》:“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颜师古注:“重觞,谓累献也。”又见晋代诗人陶潜的《连雨独饮》诗:“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还见宋代诗人曾觌的《眼儿媚》词:“重劝离觞泪相看,寂寞上征鞍。临行欲话,风流心事,万绪千端。春光漫漫人千里,归梦绕长安。不堪向晚,孤城吹角,回首关山。”以及元代诗人杨维桢的《至正庚子重阳后五日,再饮谢履斋光漾亭》诗:“满城风雨送重阳,雨后花开重举觞。仙客新来殷七七,佳人老出楚香香。干时懒上平蛮策,度世惟求辟谷方。光漾亭中诗易老,不须春梦到西堂。”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