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蹉跎
2024-11-17 05:04:33
  • 0
  • 0
  • 0

蹉跎

蹉跎尽在履屐间,每寸光阴寸寸闲。

哪一年华没去水?何时岁月未迷山?

庸人岂有朱仙镇,浪子更无大散关。

七十一生如回首,当羞无命裹尸还。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4年11月12日。

诗的意思是:蹉跎尽都在一件件小事的不经意之间,每一寸光阴都被一寸寸地赋闲。哪一个年华每有折扣去水?何时的岁月未是不辨方向时迷山?庸人哪里会有什么朱仙镇,浪子更是不会有建功立业的大散关。七十岁一生如果回首,应当羞愧没有际遇马革裹尸还。

首联中的“履屐间”,比喻小事。语出《晋书·谢玄传》:“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又见宋代诗人李曾伯的《挽史鲁公》其二:“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哲人今已矣,魂梦绕鄞山。”

颔联中的“去水”,指兑换银钱时,对劣质银币打的折扣。这里借指打折扣。

这一联中的“迷山”,意思是在山林中迷失方向、道路。见‌陈振家的《迷山》诗‌:“翻峦越壑转迟疑,歧路纵横无处宜。荆棘挽衣常作弄,勾藤拦径故相欺。试随涧水觅分径,复上峰巅辨四垂。忽见暝烟连远火,困肢再窜早忘疲。”

颈联中的“朱仙镇”,指南宋将军岳飞北伐大捷之地。见明代诗人袁宏道的《宿朱仙镇》诗:“青骢挽断绿杨丝,寒食西湖祭酒时。第六桥头香十里,桃花风起叠琉璃。”又见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朱仙镇》诗:“水庙飞沙白日阴,古墩残树浊河深。金牌痛哭班师地,铁马驱驰报主心。入夜松杉双鹭宿,有时风雨一龙吟。经行墨客还词赋,南北凄凉自古今。”

这一联中的“大散关”,指南宋时抗金前线的重要关隘。见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又见他的《归次汉中境上》诗:“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杨日夜流。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尾联中的“裹尸还”,即“马革裹尸”,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见唐代诗人李益的《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又见清代诗人徐锡麟的《出塞》诗:“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军歌应唱大刀曲,誓灭胡奴出玉关‌。”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