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咏史
2022-05-22 05:51:25
  • 0
  • 0
  • 0

咏史

丰年馁馑不当奇,黔首谁教尽可欺。

惜死何曾躲泉户,求生反是触藩篱。

徒期禁阙能垂悯,始怨朝廷无赈饥。

此事昭昭难隐没,春秋笔笔付传遗。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依韵诗作于2022年5月20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丰收之年却有很多人饿死,这已经不令人惊奇,谁让那些黔首们尽都那样可欺。人都怕死,却何曾躲过了泉户,寻求生存,反倒是每每羊触藩篱。徒劳地期望禁阙能够垂悯,这才开始抱怨朝廷没有赈饥。此事昭昭万难隐没,春秋上一笔一笔都付与了传遗。

首联中的“馁馑”,意思是饿死,饉,通“殣 ”,见唐代人韦承庆的《重上直言谏东宫启》:“朝夕皇皇,惟忧馁饉。”

这一联中的“谁教”,意思是谁让,见宋代诗人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这一联中的“可欺”,意思是可以欺侮,见唐代诗人韩愈的《谁氏子》诗:“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又见宋代诗人陆游的《盟云》诗:“忍饥固易耳,此友不可欺。”还见他的《野兴》诗:“虚名仅可欺横目,戆论曾经犯逆鳞。”以及樊增祥的《后彩云曲》:“君王神武不可欺,遥识军中妇人在。”

颔联中的“惜死”,指珍惜生命,不轻于死,亦指怕死,见唐代诗人高适的《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又见唐代诗人韩偓的《火蛾》诗:“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意。”还见唐代诗人吴筠的《胡无人行》:“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以及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火蛾》诗:“非无惜死心,素有贼明意。”

这一联中的“泉户”,指墓门,见唐代诗人包佶的《昭德皇后挽歌词》:“龟兆开泉户,禽巢闭画梁。”又见唐代诗人岑参的《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其一:“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还见唐代诗人李白的《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诗:“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以及唐代诗人张说的《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其一:“泉户一朝闭,松风四面来。”还有清代诗人彭孙贻的《虔台寒食怨诗》:“几人江上共招魂,瘴海青蝇吊泉户。”

这一联中的“触藩篱”,即羊触藩篱,指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见明代剧作家徐霖的《绣襦记》第十六出:“故园羞回转,生死听天,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颈联中的“禁阙”,指宫城前的楼观,借指宫城或宫门,见宋代诗人张耒的《冬后三日郊赦到同郡官拜敕回有感》诗:“天上六龙归禁阙,人间一雨到根荄。”又见宋代诗人孙嵩的《行都钱岁》诗:“禁阙迎傩鼓,邻街祭灶香。”还见宋代诗人司马光的《宫漏谣》:“南下河梁缅诘曲,北瞻禁阙郁缤纷。”以及明代诗人于谦的《闻朝觐官有喜且以致勉励之意于属吏云》诗:“佩声辞禁阙,香霭散朝衣。”

这一联中的“垂悯”,意思是赐予怜悯,见元代诗人徐贲的《赠朱道士默斋》诗:“回念属下土,垂悯诸苦情。”又见清代诗人蔡昶的《贺赵孝子旌表》诗:“彼苍竞垂悯,默俾之四明。”

尾联中的“传遗”,意思是留传,语出《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铸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用典见唐代诗人胡宿的《残花》诗:“愁将玉笛传遗恨,苦被芳风透绮寮。”又见唐代诗人司空曙的《杜鹃行》诗:“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遗风。”还见宋代诗人陆游的《自规》诗:“图书幸可传遗业,鸡黍何妨约近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