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伯父
2023-03-18 05:51:42
  • 0
  • 0
  • 0

伯父

孤鳏半世失儿女,晚景孑然徒一身。

只省旧家三宿恋,唯思远土两宗亲。

无文竟识尘间古,有志曾求世外春。

倘若能为敬亭弟,怎知不是说书人?

【注释】读三华集《客中风雨》诗,步韵而咏他事。原诗云:“江南二月多风雨,况是羇愁老病身。酒影有时曾入梦,药囊无日不相亲。谁家吹笛闗山怨,何处开花烂漫春。辜负东园归未得,漫劳啼鸟劝行人。”步韵诗作于2023年3月14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半世孤鳏,因为他失去了儿女,晚景中孑然一壁,徒然一身。只省得旧时之家三宿之恋,惟独思念遥远之土的两家宗亲。虽然没有文化竟然识得尘间之古,曾经有过的志向是追求世外之春。伯父倘若能成为柳敬亭的弟子,怎么就知道他不会成为著名的说书人?

颔联中的“三宿恋”,典出《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下·襄楷》:“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思爱,精之至也。”李贤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遂以“三宿恋”喻指对人或事物有眷恋之心。用典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别黄州》诗:“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衣。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又见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望崧少》诗其一:“崧少飞来昆阆山,山家茅屋翠微间。鸡豚乡社相劳苦,花木禅房时往还。结习尚馀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閒。长河一苇人千里,望断西城碧玉环。”还见清代诗人姚鼐的《答孙补山中丞见怀》诗其二:“湘东松竹带邮亭,十五年前两使星。鸿翼久回春水白,隼旟重向越山青。僧堂吟就兴遥梦,麟阁图成失壮形。我欲更除三㝛恋,就公新治乞坛经。”

这一联中的“两宗亲”,即两家宗亲。宗亲,指同宗族的亲属。见唐代诗人刘兼的《从弟舍人惠茶》诗:“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颈联中的“世外春”,这里指不同于时下生活的春意。见南唐诗人李煜的《挽辞二首》其一:“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又见元代诗人华幼武的《桃源图》诗:“流水桃花世外春,渔郎曾此得通津。当年只记秦犹在,不道山河又属人。”

尾联中的“敬亭”,指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柳敬亭。见清代诗人吴伟业的《沁园春·赠柳敬亭》词:“客也何为,八十之年,天涯放游。正高谈拄颊,淳于曼倩,新知抵掌,剧孟曹丘。楚汉纵横,陈隋游戏,舌在荒唐一笑收。谁真假,笑儒生诳世,定本春秋。眼中几许王侯。记珠履三千宴画楼。叹伏波歌舞,凄凉东市,征南士马,恸哭西州。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絮满头。关心处,且追陪少壮,莫话閒愁。”

这一联中的“说书”,曲艺名词。通常指说讲或说唱故事的曲种,如评书、评话、弹词、鼓书等。见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封州学东池岁度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诗:“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又见宋代诗人阳枋的《寿张方叔表弟》诗:“闻说书台百世张,燕山来数窦家郎。含容雨念侔焚券,正直生平等发藏。丹桂香浮森驷马,碧梧翠织引双凰。桦萝岁晚陪真喜,染得卿云烂有光。”还见明代诗人魏观的《午门阙上》诗:“旌旗旖旎集中衢,日上金桥剑佩趋。双阙云中开凤扇,六王天上捧龙舆。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复说书。殊渥无涯嗟未报,几回退食重踟蹰。”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